新要求引领新使命 把殷殷嘱托化作澎湃动力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上海考察指导,为上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作出战略指引、注入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从学校党委中心组成员到全校上下每位师生,大家都认真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汲取团结奋进力量。近日召开的学校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指出,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在党委号召和引领下,从二级党组织到各支部,从师生党员到普通群众,都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学习中。大家纷纷表示,新要求引领新使命,要不断汲取锐意奋进的激情、破解难题的智慧、奋斗有我的担当,把殷殷嘱托化作澎湃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期次:第656期       查看:18

掀起学习热潮

我校召开青年骨干教师座谈会深入学习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充分激发青年骨干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智慧,12月21日上午,学校党委召开青年骨干教师座谈会,听取关于学校高质量发展计划的意见建议。校党委书记王凌宇,党委副书记孙跃东,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宁出席会议,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红,党委(校长)办公室、规划发展处负责人及各学院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参加座谈。座谈会由孙跃东主持。

孙红首先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调研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市委书记陈吉宁对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要求。规划发展处处长宇振盛详细解读了学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的预期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举措。

与会教师代表就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谈了体会,并结合上海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计划实施方案,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分别从学科布局、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师队伍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王凌宇对青年教师积极献言献策表示肯定。他指出,当前学校要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新一轮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机遇,主动对标对表,对接上海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计划,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聚焦建设上海“五个中心”重要使命中发挥积极作用。要组织实施学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激发学校改革发展内生动力和办学活力,寻求高质量发展新突破,广泛凝聚共识,同心共谋发展。他强调,中青年骨干教师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希望广大青年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学治学,勇担制造强国使命,关注学校改革发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参与学校治理,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我校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专题学习

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

12月22日,我校开展第十二期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例会暨党支部书记沙龙,主题为“深刻领悟讲话精神 奋力践行时代担当”。全体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参会,认真研学习近平总书记近期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广大研究生党员勇担时代使命。

与会人员观看了“潮涌东方再扬帆———习近平总书记上海考察纪行”和“总书记上海之行心系‘人民城市’建设”两个专题视频,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上海之行。随后,与会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分成6组,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科技支撑、人才支撑的核心是教育支撑”“人民城市人民建,如何将青年力量注入城市发展中”等主题进行讨论,每组选定1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交流发言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一帆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分享了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的深刻理解。管理学院李鑫、外语学院施人文、理学院王玺分别从加强思想引领、优化发展环境等多个维度讨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话题。光电学院廖泽南、刘晓阳分享了对“科技支撑、人才支撑的核心是教育支撑”的看法。与会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纷纷表示,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要不待扬鞭自奋蹄,以基层党建工作的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上海理工大学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据悉,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例会是我校研究生“5252”基层党建育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加强我校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发挥党支部书记“头雁”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打破了不同学院、不同支部之间的壁垒,促进各支部联学联建、交流沟通,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师生热议讲话

厚植人才发展沃土激发创新活力

作为一名曾被公派资助留学澳洲的青年人才,能源材料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苑丁深切感受到党对于青年学子的悉心栽培,对组建科技后备力量的迫切期望。博士毕业后,苑丁在伍伦贡大学窦世学院士课题组开启博士后研究工作。有幸作为窦世学院士和刘化鹍院士团队成员于2023年入职上理工,并成功入选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她表示,要感谢政府、学校给予年轻人工作和生活上的帮助与支持,令人倍感温暖、倍受振奋、倍增干劲,将努力在所学领域不断精进,勇攀科学高峰。

要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这不仅是我们国家的发展需要,也是上海作为人才高地的重要使命。环境与建筑学院教师、班主任王非表示,作为科技工作者,不仅要更加专注和深入地进行科学研究,同时也要匹配社会的需求,加快科研成果的应用产业化。作为高校教师、班主任,他还表示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动态调整培养学生的方式,让一部分高校毕业生能够胜任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工作,同时也鼓励具备较强的学术和研发能力的学生继续深造,为培育世界高端产业集群做贡献。

充分认识和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在前不久刚刚落幕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中,红袖刀项目获金奖,指导教师之一是科技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宝林。他与其他老师携手把科创项目变成双创项目,让学生在实战中历练,增强创新意识、强化实践能力。对此刘宝林表示,学校作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在科技研发、项目攻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主动对接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进程中,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尽快抢抓机遇、实现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前沿科技创新研发和关键技术的全球影响力,为科创中心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战略支撑。

谈及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李臣学深有感触,作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紧紧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专业发展、面向产业需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学科竞赛体系、人才培养平台体系、资源赋能体系和评价体系等五大体系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打造创新创业资源要素互相转化、互相支撑的良性互动生态系统,每年设立800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700多项,在近三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斩获两金六银,捷报频传是动力也是压力。未来,学校将持续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培养更多担当制造强国使命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

将“一体化”和“高质量”推向深入

在落实与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园区、企业产教融合,推动教师医工交叉项目落地松江经开区等举措的基础上,健康学院正谋划深化与苏州工业园区的产学研合作,把党建联盟年会开到长三角,把科教融汇的事业拓展到长三角。健康学院党委书记姚秀雯表示,学院着力发挥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的党建引领作用,以精心打造的“校企医监研+社区”5+X党建联建平台为纽带,深入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战略部署,主动将事业发展融入行业、融入地区,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健康中国”“健康长三角”事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在靖江市挂职担任科技镇长团团长、靖江市副市长的光电学院教授裴颂文表示,江苏省科技镇长团的挂职政策在靖江市连续施行超过10年,加强了科技人才、科创企业的对接和交流,为技术专家搭建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桥梁,赋能靖江市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他表示应继续加强长三角地区区域协同发展,打破地域限制,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接下来他将继续依托学校资源,深入谋划靖江市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将靖江市科创企业与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科创成果深度融合,引育上海市科创项目和创新人才,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在奋进新征程中奉献青春力量

作为一名基础学科本科生,理学院宋一民也深有感触,他认为,既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课内知识,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学好本领、练好内功、打好功底,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还要积极主动参加学校、上海、全国组织的大学生各项科技竞赛、科创实验、小课题研究等加强创新实践锻炼,在实践探索中求新求变,争创优异成绩,把自己逐步锻炼成一名求真知、有责任、知担当的青年学子和尖端人才。

曾在科创竞赛崭露头角的光电学院石悦言表示,作为青年学子,她努力在参赛的过程中学习和探索新的领域,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同时,她认为也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她表示,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为社会做贡献。

河湖之美,首在水质。在环建学院刘伟看来,最有感触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生态保护红线无缝衔接,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共同保护,深入开展跨界水体共保联治。治水,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作为一名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均就读于环境工程专业的环保人,刘伟深知这是一项长期任务,需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一定努力带领团队突破更多河湖治理难题,在环保领域打造新质生产力。